傳輸速度翻倍 SATA3將成工控SSD主流介面

作者: 游資芸
2013 年 04 月 30 日

採用SATA3介面的固態硬碟(SSD)正快速在工業市場崛起。瞄準工業個人電腦(IPC)系統開發商的導入需求,宇瞻、宜鼎、創見和威剛等模組廠將於今年6月推出SATA3工控專用固態硬碟,實現比SATA2快一倍的傳輸速度,將有助推升SATA3成為工控固態硬碟介面主流。  

宇瞻Embedded應用產品處資深經理林志亮表示,挾傳輸速度快一倍的優勢,SATA3將成工控應用SSD的主流介面。

宇瞻Embedded應用產品處資深經理林志亮表示,SATA2介面固態硬碟的最大傳輸速率僅為300MB/s,而下一代SATA3介面具有500~600MB/s的傳輸速度,因此今年工控領域系統商新方案對固態硬碟模組的需求,有高達80~90%為SATA3多層式儲存單元(MLC)方案。按照固態硬碟模組使用壽命約為3~5年,推估3年後SATA3固態硬碟將成工控市場主流。  

另一方面,新一代19、20和21奈米(nm)製程的雙倍資料率快閃記憶體(DDR Flash)的傳輸速度,以理論值推估將較25奈米製程以前的單倍資料率(SDR)快閃記憶體快上一倍,因此SATA2介面控制器的傳輸速度將無法支援DDR快閃記憶體,促使SATA3介面勢力崛起。  

雖然在工控固態硬碟應用上,SATA3介面取代SATA2指日可待,但目前SATA3快閃記憶體控制器供應商僅有艾薩(LSI)(SandForce)和邁威爾(Marvell),且這兩家廠商無法提供模組廠較有彈性的設計方案,因此後者無法滿足系統商對客製化固態硬碟產品的需求。  

林志亮指出,國內快閃控制器廠商如群聯、智微和慧榮等於今年第二季推出可開放部分原始碼的方案,讓固態硬碟模組軟體工程師可因應系統商需求,去修改韌體設計或寫入新演算法,因而推助今年6月出現一批SATA3固態硬碟模組,進入樣品少量量產的階段。  

林志亮分析,以宇瞻為例,該公司即將問世的SATA3固態硬碟模組,相較於標準型產品,可提供單層式儲存單元(SLC)和多層式儲存單元混合型方案,並可加入防水、防塵、資料安全防護,以及智慧化遠端監控固態硬碟運作的功能,能滿足系統商對客製化方案的需求。  

值得一提的是,模組廠為加速固態硬碟的傳輸速度,均會外掛一顆動態隨機記憶體(DRAM),但若發生不正常斷電時,DRAM無法在短時間內將資料回寫至快閃記憶體;因此未來SATA3固態硬碟模組將嵌入超級電容,在斷電的狀況下,讓電容有足夠電量讓DRAM中的資料有機會回寫到固態硬碟的快閃記憶體。  

林志亮強調,相較於其他廠商的超級電容方案電力只能維持200~300毫秒(ms),宇瞻將於今年第三季推出電力可支援1秒的SATA3超級電容固態硬碟,能回寫500~600MB資料量,可望獲得系統商的青睞。  

不過,今年SATA3固態硬碟仍較SATA2方案貴30~50%;林志亮預估,在各供應鏈廠商進入大量量產階段後,明年雙方價格將趨近一致,可望加速各應用裝置品牌廠的導入速度。

標籤
相關文章

借鏡新帝封裝技術 宇瞻SSD進軍消費市場

2010 年 11 月 05 日

Gartner:2010下半年半導體景氣持續看漲

2010 年 07 月 14 日

先進製程魅力無法擋 傳輸介面IP也瘋28奈米

2012 年 04 月 30 日

鎖定利基嵌入式應用 飛索SLC NAND搶市

2012 年 06 月 04 日

TSV助臂力 3D NAND記憶體性能更上層樓

2013 年 11 月 11 日

實現高畫質影像處理 Western Digital推出新SSD

2019 年 12 月 13 日
前一篇
解析度破400ppi AMOLED問鼎4.3吋面板市場
下一篇
邁向高整合/多相式設計 手機/平板電源IC改朝換代